黛絲姑娘

讀中小學時最怕說話課,不論事前準備得如何,每回上台就是全身顫抖,愈要鎮靜,愈是控制不住。

一方面是年紀小,一方面小孩子能說的故事就那樣,十多年聽下來,真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個,那是國中二年級或三年級的時候,一個女孩子說的黛絲姑娘。

當年女同學一句話淡然說出黛絲被她表哥強暴了,沒有多餘的描述,就只讓手輕輕地扶了眼鏡一下,卻深深憾動我的心,特別是在那個資訊還沒那麼發達的時代,這種事雖不至於聞所未聞,但多少帶點諱言的味道。從前我的一位大主管也說過類似兒時的經驗,在某部電影,某個男演員意圖強暴鳳飛飛,後來不論該名男演員在其他戲劇演出中扮演多麼正派的角色,只要一看到那張臉,打從心底就認定他是個壞人,無法抹滅。

從另一方面看,似乎也印證了女孩子比同年齡的男孩子要成熟這件事,當男孩還活在漫畫或電動所虛構的幼稚世界中,又或者耽溺於情色的綺幻世界時,女孩已經開始在探索感情世界的樣貌了。

話說回來,當年讓我震驚的那一幕,今年在閱讀原著譯本時,發現哈代只是象徵性地帶過,要不是接下來黛絲憤而打道回府和她表哥在路上糾纏的那一段,實在看不出森林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。

當年的震驚或許不再,但對於後來命運的捉弄,種種的陰錯陽差,終究讓黛絲走向悲劇的結局,卻是著著實實一陣慽然。

年輕的時候看戲讀小說,總認為世上哪來那麼多那麼巧的事,多半是戲劇效果用來吸引觀眾讀者的。但真遇上了,才曉得「人生如戲,戲如人生」真是前人對生命的一種領悟與總結。

那是多年前一件不堪的事,為此不得不避走他處。原以為人生只能如此苟且了結,總算老天還有一點點眷顧,讓我再次看見希望,只是每想到過去,就覺得自己不配,那是一輩子的烙印,無論如何是洗不掉。

其實並不是存心隱瞞,只是那不堪的過去,若不是當事人,真無法體會那開不了口的糾結。後來心一橫,就當作從來沒發生過,只是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就此在心中種下,偶爾會在極靜的時候像幽靈般出現,或在極盛的當下像晨鐘般驚響,一點一點地啃食著心靈深處。

人說造化弄人就是這麼回事,本以為這輩子可以不用再跟過去有任何的瓜葛,徧徧過去就這樣堂堂皇皇地闖入現在,時間不早不晚,就在自己再次擁抱人生後。

有種說法,世上任何兩人,平均只要透過五個中間人就可以聯繫起來,假如這是真的,那麼世上的任何秘密應該都不會因為遠走高飛而從此深深隱藏,只是它來得真不是時候,或許也可以說正是時候吧!倘若這一切必然會發生,怎麼不再早一些,也好斷了念,至少可以心甘情願就此一生。

記得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很愛玩捲軸迷宮的遊戲,隨著捲軸的開展,會遇到無數的岔路,只能往前,不能回頭,而這些複雜的路線中,只有一條會通往終點,其餘都是陷井。換句話說,從這個遊戲的第一個岔路開始就已經注定是否有機會到達終點,選錯了,剩下來的就是通往悲劇種種磨難,所謂一步錯步步錯,生命的無奈與殘酷或許就在這裡。

人生何以至此,真要算起來,卻又理不清究竟是在哪個時間點踏出了錯誤的第一步,畢竟當局者迷。若回到黛絲姑娘作者已裁切好的時間來看,故事一開始,黛絲的父親從一位牧師那裡得知他們家擁有貴族的血統,才釀成後來因認親所造成的不幸,而血統是與生俱來的,這或許是作者對於悲劇的看法,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。

關於命這個玄秘的力量是否存在無從得知,但在認知上從懷疑到相信與接受,卻往往只是個轉折。小說中森林裡的那一段就是那個點,故事也剛好在此分章斷節,在這之前即便暗藏危機,故事的節奏還是延續著男女主角在大草原舞會初遇時的氛圍,之後就像突然被人一把推入懸崖似地整個急轉直下,沒有選擇,不能回頭,直到悲劇的最後一刻方才罷休。

從第三者的角度看,或許會覺得有必要那麼悲情嗎?又或者是對於懦弱的指責,但每個人對於傷痛的承受力不盡相同,無法脫離出來的,之後就是無底的泥淖,直到將整個人吞沒為止。縱使幸運獲得救贖,那傷疤卻是一輩子遣憾,不可能再回到原點重新來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